從國內雞蛋價格走勢來看,雞蛋價格在年內波動同樣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規律,而相對的季節性高點又通常與重大節日集中備貨有很大關系。例如每年的春節、五一、端午、中秋和國慶節前的半個多月通常出現價格的小高點,其中中秋和國慶假期相近且學校開學、食堂備貨等利好因素的疊加對雞蛋價格的拉動性最強;而節前集中備貨后,現貨價格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回落。又是一年端午節,低迷蛋價是否如期上漲?
自3月18日,央視《焦點訪談》曝光金鑼德州工廠疑似流入病豬后,整個畜牧養殖行業都籠罩在了這個‘病豬門’的陰影下,一時之間,政府、企業、專家、媒體、消費者都有了新的話題。金鑼‘病豬門’,除了duang~的一聲讓“金鑼”變“病鑼”外,還再次敲響響亮警鐘,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管必須給自己duang的一聲猛擊,然后,猛省,猛改......
雞肉的優勢隨著科普和宣傳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接受,這給雞肉消費帶來美好的未來。白羽肉雞行業發展要和消費相匹配,否則會出現新的供求不平衡,導致市場波動。尤其是祖代、父母代雞的引種和繁育要把握好節奏,不能再坐過山車。未來要實現規?;B殖,打造產業基地;專業化管理,實現健康養殖;規范化加工,保障食品安全。
海蘭褐蛋雞是美國海蘭國際公司培育的高產蛋雞,在國際養殖業中得到普遍認可。海蘭褐蛋雞的特點是產蛋多、死亡率低、飼料報酬高、適應性強。主要生產性能指標為:育成期成活率96-98%,產蛋期成活率95%,達50%產蛋率的日齡151天,高峰產蛋率93-96%,72周齡入舍雞產蛋數298枚,產蛋量19.4千克,80周齡入舍雞產蛋數355枚,產蛋量21.9千克,料蛋比2.2-2.5:1,選擇優良的海蘭褐蛋雞品種,可以為養殖戶帶來更高的養殖回報。海蘭褐蛋雞雖然有此不俗的生產性能,但是在養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,現鴻漸對養殖過程中容易忽視的一些飼養管理問題進行總結歸納,希望廣大養殖朋友能夠有一個好的養殖收益。
在高溫高濕的天氣里,如果豬只的飼養環境惡劣,就會出現舍內及運輸過程中死亡率升高、生長性能下降、母豬受胎率下降、發情延遲、排卵率下降、胚胎死亡率上升等問題。關于這方面,家畜養護協會給出了一些推薦的指標,指標指出,高于24℃為警戒狀態:高于37℃為危險狀態;溫度高于37℃ 的同時濕度達到25%則為緊急狀態。應對下列各方面進行檢查:飼養操作程序、飲水系統、通風設備、降溫設備、運輸程序,還要針對季節性受胎率低下的情況調整配種、生產計劃。
2013年1月下旬,受生豬存欄量高位及需求疲軟的影響,全國范圍內生豬價格沖高后持續回落。全國豬糧比價在3月7日即跌破6:1盈虧臨界點,3月20日跌破5.5:1的黃色警戒線,并連續多周運行在此之下。根據《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》,豬糧比價跌破6:1平衡點4周,為穩定生豬生產,國家即會啟動生豬調控預案,進行凍豬肉收儲。4月7日發改委發布信息表示將在全國20多個省份按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儲一定規模的凍豬肉。這一消息對于疲軟生豬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支強心針。但國家凍豬肉收儲就豬市的影響究竟有多大?能否救養殖企業(戶)于水深火熱之中?生豬市場后市如何發展?下面就進入本專題來一探究竟。
2013年4月 ------ H7N9禽流感大爆發-----養殖戶該如何是好.一、減產停產制定計劃,根據近年來每次疫情對價格影響周期,建議各養殖公司停止或減少雞苗的孵化,停止對快大類雞苗的投產和減少對慢速雞(優質雞)的投產,逐步淘汰種雞和減少種雞養殖。
3月初,黃浦江上游就陸續出現死豬漂浮的現象,至3月9日,上海市對黃浦江上游松江、金山水域徹查時發現上千頭漂浮死豬,引起社會廣泛關注,網友戲稱"'東方之珠'變身'東方之豬'"。"黃浦江死豬事件"的始末如何?為什么會出現"死豬泡江"的悲???又折射出哪些問題?下面就隨小編一起走進本專題,了解事件的始末。
“豆你玩”、“姜你軍”、“火箭蛋”還未在人們的視野中徹底消失,“牛魔王”又氣勢洶洶地來到了百姓身邊。然而,與“豆你玩”、“姜你軍”、“火箭蛋”的大起大落不一樣,牛肉價格從年初以來一直持續上漲,入冬以來漲勢更是迅猛,給原本剛“輕快”點的菜籃子又增加了分量。是誰在助推“牛魔王”步步高升?“牛魔王”能不能被降服?跟隨本專題,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。
死豬肉再上餐桌! 十月二十四日,有媒體再次爆出生豬屠宰過程的違法事件:深圳觀瀾私宰場以200元/頭的廉價從生豬批發行收購死豬,屠宰之后送到肉品加工廠生產出豬肉、臘腸、臘肉再流入市場,死豬肉大部分由小工廠食堂收購,或被用來加工成肉丸、臘肉,私宰商販可以獲利10倍甚至50倍。 記者暗自跟蹤調查,將死豬的流入、屠宰、流出過程的從陰影中拉出來,曝光于太陽底下,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不法分子如何無視國家律法和人民健康,將問題肉送上我們的餐桌。 我們生病住院,健康狀況每況愈下,原因何在仍然蒙在鼓里不知情。這樣的事件年年都有發生,年年都會曝光,年年都有處罰判決,卻屢禁不止原因何在?